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,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,国门的放开,条件的改善,让我们拥有了更多元化的教育选择,特别是近几年国际课程相关行业受到资本力量的推动,让不少家长犹如发现救命稻草一般试图将孩子们从体制教育中“解脱”出来:有的家庭会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,接受本土化的国际教育;有的家庭会选择国内的国际学校进行过渡,但相比过去也是早早明确了出国学习的道路。
真正的国际教育是什么样的?
力迈中美国际学校资深老师,在一次采访中指出:虽然国内的国际学校,国际教育实践经验还相对较少,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,不过总体还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。随着留学国人的增加,世界知名大学对中国孩子的要求的确越来越高,近年来世界名校在中国的录取率也逐年下降,一方面可能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、行为习惯并不能和他所展示的分数成正比,另一方面在国内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也越来越多,走国际教育路线所面对的竞争也不断加剧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家长和学生们在考虑自己的教育选择时,需要认真的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诉求,直指本心的追问自己:在这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中,我到底希望未来自己的孩子(自己)成为什么样的人?用什么样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孩子(自己)在今后社会(世界)中的位置?用什么样的态度看待生活的意义?
其实我个人认为,也相信大部分家长也同样认可,以上问题的回答主体应该是孩子自己。但就这些年来所接触到实例看来,大多家长们总觉得孩子还小,考虑问题还不周全,在学校的小集体环境中养成的思维方式无法处理背景转变为人生、社会这样复杂条件的命题,于是以上问题放在现在国内的实际环境当中,这些问题更多的还是在拷问我们的家长们,然后不由自主的代替孩子做出这样那样的决定,而有时这些决定恰好与孩子内心深处无从表达的选择相违背,进而造成恶性循环。
形成这样局面的重要原因是当代70后、80后作为作为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主心骨,相当一部分家长们在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时,无法像西方国家的家长那么充分的陪伴孩子们成长——过去一年我已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——很多时候我们会想,不如让孩子重新经历一遍自己过去的“放养”路线,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负面消息,却又始终放不下心来。
但我们要明白,一旦孩子真的走上了国际教育道路,接触到更为宽广的世界,我们的家长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,与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,在确认其三观正确的前提下,让他们慢慢承担起自己人生道路应尽的责任,更多去行使他们选择的权利。如果您的孩子现在还小,那么您更应该提前做好这样的准备,让孩子们将来面对类似选择的时候,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当中,这样得到的结论无疑更为可靠,其意义也更为重大。
咨询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