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为人父母最大的难题,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。现在看来,这话真是太对了!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,你说是激素分必过高,他乖巧起来能把你的心融化,你说学业压力大,也没感觉他有啥压力......
记得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·霍尔说过:“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犹豫不决和矛盾情绪的过渡阶段,是风雷激荡的人生时期。”
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经历巨变,缺乏自我控制,特别容易情绪化;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加到他身上,很容易把本来很小的一件事情激化,变得一发不可收拾。
在他著作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:
有一天,丈夫早上洗漱时,将手表随手放在了洗漱台旁。妻子怕被水淋湿了,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,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,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。丈夫心疼手表,照着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,还骂了妻子一通,怒气冲冲地出门了。
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,回家取却又忘了带钥匙,只好打电话喊妻子送钥匙回来。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,撞翻了路边水果摊,不得不赔了一笔钱。最后,丈夫因为迟到被上司一顿批评,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。儿子今天的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,却因心情不好,第一局就被淘汰了。
很多时候,我们因为控制不住情绪,忍不住发脾气,很容易让原本生活中的小事情,产生了不可弥补的后果。
“生活中的10%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,而另外的90%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。”
——费斯汀格法则
“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,要顺应孩子的感觉和节奏,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,孩子会把你撞飞。”
家有青春期的孩子,不妨多想想“费斯汀格法则”。
他会告诉你,你对孩子不经意的一次斥责,发的一次脾气,都有可能埋在孩子心中,在未来某个时刻爆发。只有端正心态,不跟孩子较劲,才有机会融化孩子心里的冰与寒,成为那个“赢得”孩子的人。当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走过青春期,回望过去,就会发现,你所有的付出和改变,都是值得的。
开学月学校发一本《自驱型成长》的书,作者是威廉.斯迪克斯鲁德博士,让每一名学校的干部主动阅读。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?如何减少对青春期孩子内心的伤害?如何化被动为主动?“读懂孩子”有效增加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认识。
在书中,作者分析人的需求包括自主需求、胜任需求、归属需求。当我们一味地要求孩子满足胜任需求,而忽视其他两个(自主、归属)需求时孩子就会认为,学习、作业都是帮老师帮父母做的。因此只有培养孩子自驱力才能够化被动为主动。
“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,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,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。”
对于青春期的孩子,哪怕一丁点的火苗都有可能变成熊熊大火,殃及旁人。如果父母用情绪化的粗暴方式,去对待孩子表现出来的一点逆反,会让孩子们真正变得叛逆。为了激发孩子的自主能力,可以经常跟孩子说三句话:
● 你特别懂你自己,你可是自己的专家!
● 你脖子上长着自己的脑袋!
● 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有条不紊!
曾经看到董宇辉的一个视频,颇有感触。他在第一次做教师,第一次一进教室,学生们就制造出各种噪音“为难”他。第一排的一个女生,在书桌上一直摔出各种噪音,手摔累了,换大声咳嗽。董宇辉说,当时他知道,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对那个女孩说:“再摔滚出去。”但是,他没有选择这么做。于是,他帮女孩冲了杯药,说:“我只希望你身体健康一些。”后来,那节课剩下的时间,变得安安静静。
董宇辉后来回忆说“我有一万个理由去发怒,去用糟糕的态度批评,可我越有理由,越不能这么做。因为我不能站在一个强势的道德制高点,去指责一个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情绪的年轻人。”
青春期对父母是一场考验,任何立竿见影或者粗暴的行为,都可能给孩子带来更深的伤害。所以,对待青春期的孩子,千万不能“针尖对麦芒”的硬碰硬,而是让自己的情绪和教育方式都“柔”下来。
你的一句“没关系”,不是纵容,而是理解、是关怀,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爱。
每个孩子情绪和感受都很重要,父母不可忽视。
孩子被批评时,暖心地说一句——
我理解你,被老师批评了,
心里一定很不好受吧?
当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时,温柔地告诉他/她——
你一定很讨厌他的味道吧,
不想吃也不必强求;
当孩子牙疼时,告诉他/她——
我懂你的恐惧,你可以哭一会儿,
但是你不能因为害怕而发脾气,
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来看牙齿。
要知道,孩子需要的,从来都不是父母的有求必应,也不是以他们为中心,而是情感上的陪伴、接纳和理解。
父母要给孩子一种感觉,就是他的感受和选择很重要,无论他想做什么,都有父母在背后默默支持他。
一句“我永远支持你”,会让孩子拥有爱和归属感,不管遇到什么事,都会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。
第一、无论何时,保持情绪稳定。
很多时候,情绪是会传染的。特别是在家庭这个单元中,它总是由金字塔顶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。孩子,往往就是那个最底层的受害者。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绪暴躁,跟他们相处,父母一定要保持情绪平和。
第二、学会闭嘴,放弃唠叨和说教。
电影《万箭穿心》中有一句台词,刺痛千万父母的心。儿子在桌前质问母亲:“你除了问我作业做完了没,还会不会说点别的啊?”这一问,让母亲顿时哑口无言。青春期的孩子,自我意识高涨,他们急切地想要自己“说了算”。哪怕明知道父母是出于好心,他们也会对父母时时刻刻的“叮嘱”感到排斥。
孩子长大了,他需要对自己的事情有“掌控感”,这才会让他有安全感。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、肯定,就会少很多反抗和抵触情绪。有时,“无声”比“有声”更有力量。
第三、切忌批评与指责,学会以柔克刚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铁一样的教育,最后落在孩子身上,都会跟水一样绵软无力。柔一样的教育,最后落在孩子身上,都会跟铁一样刚劲有力。”
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做事冲动、容易犯错,但他们自尊心又很强,一旦情绪受到刺激,就很容易做出失控的举动。所以,当孩子出现问题时,不要急着批评,而是以退为进,以柔克刚。
写在最后,如果“孩子”你也在看,我想下面的话也许对你会有触动,那我们一起共勉!!
你的母亲也许强势,也许软弱、也许不讲理,但不管她认识你多久,她不懂你都是正常的,因为她一辈子都活在她的圈子里,没有机会去见你见过的世界,更没有机会去体验你有幸体验过的人生。你嫌弃母亲的唠叨,却不记得她也曾是个对镜贴花的姑娘。所以你应该对母亲多一点耐心。
你的父亲也许木讷,也许寡言,也许不近人情,因为他一睁开眼睛,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,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。你讨厌父亲的平庸,却不知道他也曾经是个怀揣梦想的少年。
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,爸爸妈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,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子女,相识一场,彼此生活在同一屋檐之下就不要互相嫌弃!!
我们只是踩着父母的肩膀,见识了父母从未见识过的世界。
不要责怪他们什么都不懂,不是站在他们有限的认知的外面指责他们的无知和狭隘。
努力变优秀,然后去带父母见识更大的世界,这是作为子女的责任和担当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,不断学习和进步,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。更好地引领父母走向更广阔的天地,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生命的精彩和丰富。
当携手探索新的领域,欣赏新的风景时,父母的眼神里充满了新奇和喜悦。他们曾经也有着那么灿烂、那么温暖的笑容。
成就他人,成就父母,亦成就自己~
共勉。
个别段落选自网络文章,如有问题可联系删除
咨询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