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资讯

以爱开启 无穷潜能! Explore Infinite Potential with Love!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关于我们 > 教育资讯

力迈中美校长刘学言:因材施教,为学生“打开一扇窗”

2018-11 06

刘学言:因材施教,为学生“打开一扇窗”


刘学言 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校长,北京师范大学古文学硕士,曾任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科研室主任,后参与创办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。曾被评为北京市“学习志公教育思想、深化教学改革”先进教师、区级语文教学研究先进教师等。

力迈中美校长刘学言:因材施教,为学生“打开一扇窗”(图1)

“我父亲在生活中是个文艺男,在工作中是个偏执狂。”刘学言的儿子刘铭洋说。在他眼中,古典文学对父亲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。刘学言自己也认同这一点。每每谈起孔子、荀子等先贤的教育理念,他的语气就会不自觉地放轻,目光中充满感佩。


而在工作中,这位瘦削而儒雅的校长又有着严肃较真的一面。自2012年接任力迈中美国际学校校长以来,刘学言一手主导了学校的国际化改革,用教学质量赢得了口碑,在读学生人数从300多人增加到2000余人。然而,这些成绩并未使他自满。


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刘学言在办公室里挂上了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,用以自勉。他告诉记者:“作为校长,我一直担心自己的底蕴不足。君子以自强不息,以厚德载物。我必须不断学习、进步,才能带领学校更好地往前走。”


临危受命 寻找理想中的国际化课程


力迈中美国际学校的前身是“北京亚奥学校”,2012年4月刘学言接任校长时,学校刚刚经历了一场股权风波,13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仅有300多人。刘学言回忆道:“学校当时面临的是一场生死抉择。”于是,刘学言决定抛弃应试教育的路子,带领学校向国际化教育的方向发展。


然而,转型之路并不容易。


起初,力迈引进了《剑桥英语》和欧洲《Let's Go》学科英语课程,吸引了不少家长。但刘学言知道,要办一所真正的国际化学校,这些课程还远远不够。于是,他带领团队将北京知名的国际学校走了个遍,了解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。


经过对比,刘学言选择了IB课程,并向国际文凭组织IBO提出了申请。但是,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,眼看IB课程就要在力迈落地时,刘学言把它否了。


刘学言发现,IB课程的核心特点是小组学习与跨学科学习,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,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更高。这意味着,以学校当时的条件,要让这套课程真正落地存在很大挑战。刘学言说:“之所以放弃IB课程不是因为它不好,而是作为教育者,我不能只用一套好的课程理念把家长忽悠过来。教育必须落到实处,以教学质量为根基。”


力迈中美校长刘学言:因材施教,为学生“打开一扇窗”(图2)


于是,刘学言再次陷入迷茫,为找不到合适的国际化课程而苦恼,直到一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朋友向他提起卡文特课程。


“起初,我觉得这套课程没名气,不靠谱。”刘学言说。但当他仔细研究了卡文特各学科的课程说明并了解其100多年的历史后,刘学言转变了看法,决定亲自前往美国考察。


“我冒着大雪,开车从华盛顿前往巴尔的摩市的卡文特学校,一路上都在担心它会不会是个骗子公司。”刘学言回忆。而当他走进教室,亲眼看到学生们的状态,那一刻他所有的顾虑都被打消了。


“当时,美国小学生们正在戏剧教室里排演,校长向他们介绍有一位中国来的客人,孩子们一下子围到我身边,开始用英语问我各种问题。”刘学言回忆:“当时我一句都听不懂,但我特别激动。因为我理想中的学校就是这个样子:孩子们很快乐、很自信、很阳光。”


传承国粹 “偏执”开设中国本土课程


2014年,力迈与美国卡文特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,在北京开启了卡文特国际项目。


然而,引进优质的国际课程只是起点,如何落实,如何使之适应中国孩子的发展需求,刘学言又遇到不小的挑战。


“当时,不少人说力迈应该做原汁原味的美国本土教育,这样的理念当时对家长的吸引力也更大。但我认为,必须开设中国本土的基础课程。否则,孩子长大后找不到自己的‘根’。”


因此,力迈不仅开设了语文、国学、书法等课程,还一直要求学生佩戴红领巾,每周举办升旗仪式等。部分家长和外教觉得这些安排不够“国际化”,甚至有家长选择了离开。面对重重压力,刘学言没有退缩:“我们要培养有中国文化底蕴,有美国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人才。孩子们要传承和传播国粹,而不是数典忘祖。事实会证明,我是对的。”


正是因为这种认准了就不放弃的性格,刘学言被儿子笑称为“偏执狂”。他说:“在前进的过程中,你总有理由停下,但我从不给自己找借口,认准了目标,我就一定要达到。”


力迈中美国际学校


有教无类 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


刘铭洋对父亲还有另一个评价:“文艺男。”刘学言说,其实自己高中时曾是理科尖子生,并不擅长文科。高中时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

“我是从密云的农村考进北京市重点高中的,有一次,因为调皮打碎了启普发生器,我被化学老师讽刺挖苦了几句。当时我的性格比较张扬,于是决定不再学化学了,理科成绩直线下降,最后只能选择学文科。”


在后来的办学过程中,这件事一直对刘学言影响很深。他强调,力迈不会凭成绩招孩子,它的定位是让更多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。“有些孩子可能由于种种原因,在公立学校的竞争中被刷了下来,但是通过力迈,他们可能还会有第二次选择好大学的机会。”


就读于力迈的学生张胤耕就是个典型例子。刘学言回忆:“张胤耕是一个中考落榜生,偏科很严重。高高壮壮,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。但他对我教的国学课有非常浓厚的兴趣,每次课后还要来找我讨论半小时,上课铃响了都赶不走。”有一次,刘学言问张胤耕为什么要出国读书?他回答:“因为很多经典的文献在国外。”最后,张胤耕被宾州文理学院录取,又被美国的教授推荐至哈佛大学攻读东亚研究专业。


“孔子说,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。除了张胤耕之外,还有被家长放弃的孩子在力迈拿到了第一个100分,也有患自闭症的孩子在老师同学的关怀下健康成长。培养出这些孩子,就是办学过程中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事。”


谈及这些,刘学言显得有些激动。他说:“我并非激动于将学生送进了名校,而是觉得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。当中国一流大学的门向他们关闭的时候,力迈帮他们打开了一扇窗。”


对话


国际化教育其实是在践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


新京报:国际化教育是不是更轻松?


刘学言:国际化教育绝不等于减小孩子的学习压力。如果没有练习,怎么能够有教学质量?事实上,好的国际化教育是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,让他愿意主动承担学习压力。


新京报:国际化教育是不是更好的教育?


刘学言:不是。首先,有些国际化学校将学生出国作为唯一目的,导致了“洋高考”、“洋中考”等问题。同时,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教育理念,如孔子的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、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等,只不过人们没有深入去研究。一些国外的教育实践反而与这些理念更契合。因此,引进西方的教育其实是在丰富中国的教育,也是更好地践行老祖宗的教育思想。


新京报:国际化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?


刘学言:国际化教育其实是在满足民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。当教育不再担负改变命运、光大门楣的作用,家长会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教育,关注孩子未来的社会价值和幸福,会有更多人主动选择国际化教育。在商业化的层面上,办学者也会越来越意识到,真正把学校办好才能有好的收益。


咨询报名